新光證券1339昭輝殖利率排行推薦ptt證券開戶平台

 

系統自動摘錄國內外經濟新聞,其新聞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新聞01

格隆匯1月19日丨金花股份(600080.SH)公佈,公司預計2022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2580萬元到3530萬元,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將實現扭虧為盈。 預計2022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為1454萬元到1892萬元。 2022年度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實現扭虧為盈,主要原因為2021年度公司對相關訴訟事項預計負債進行了計提,本年度無該類事項。 2022年度歸屬於母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主要原因為本年度費用及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均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同時參股公司投資收益較上年同期有所減少。

新聞02

12/12盤前》解封後 這族群面臨3隻黑天鵝 工商時報 梅中和 2022.12.12 FacebookLineTelegramTwitterWeChatPrintFriendly 台股今(12/12)日盤前掃描的重點新聞如下: A.利多因子: 1.台股周K線五紅後翻黑,在法人作帳行情啟動下,投資專家表示,看好15日台積電填息行情,預估年底前加權指數有望反彈至15,200點。此外,金兔年的「紅包行情」也將接棒上演,預料明年1月17日農曆封關前指數將挑戰年線15,789點,半導體相關、集團作帳、電動車、景氣循環等題材股備受看好。 2.台股近期遭遇美股回檔拖累,半導體族群士氣難免受波及,所幸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單月營收改寫新高紀錄,野村證券最新指出,後續不排除半導體產業還有打第二隻腳可能,但正式定調「拉回就是買點」策略。 3.二極體廠強茂(2481)今年積極布局電動車市場,成效有望在明年開始展現。法人指出,強茂二極體及MOSFET產品線成功擴大拿下特斯拉電動車大單,預期明年在特斯拉的出貨動能將有機會翻倍成長,且後續自行開發的MOSFET更將開始大啖車用訂單,使強茂明年整體營運動能可望再度攀升。 4.盤面上符合三大法人買超逾兩日、11月營收較上月及去年同期成長,以及股價站穩月線等條件的上市櫃個股,共有緯創、健喬、元晶、聚陽、威盛、亞翔、京城銀、閎康、華星光、神準、生達、中裕、聯合、兆勁、美時、世芯-KY等16檔脫穎而出,籌碼、基本、技術面同步亮起多方訊號,續航力道可期。 5.後疫情時代回歸正常生活商機拉開帷幕,里昂證券指出,台灣便利商店Q3起客流量回溫,表示內需消費開始回溫,強勁消費力料將延續到明年,加上原物料下跌,同步看好統一超(2912)與統一(1216)受惠空間,給予「優於大盤」投資評等。 6.雖然半導體生產鏈庫存去化恐延續到明年上半年,包括三星、台積電、英特爾、美光等半導體大廠下修資本支出,但邏輯及記憶體先進製程推進及新產能建置不受影響。 隨3奈米邏輯製程及1β奈米DRAM製程進入量產,京鼎(3413)及家登(3680)11月營收均創歷史新高,對明年持續成長抱持樂觀看法。 7.用藥旺季與雙11效應,生醫廠商11月營收高歌,永日(4102)、東洋(4105)、健喬(4114)、葡萄王(1707)、軒郁(6703)、長聖(6712)、聯合(4129)、醫揚(6569)等12家公司創下新高,法人看好業績熱度可延續下,全年可望交出亮麗成績單。 8.房地產「代銷霸主」愛山林(2540)董事長祝文宇表示,因應未來五年將有246億元自地自建案全面開工,股本將逐步擴大到50億元最適規模;展望明年,預期房市將呈現量縮、價有撐格局,愛山林看好剛性需求,明年推案目標近1,500億元,聚焦雙北市和基隆、新竹。 9.飲料包材廠宏全(9939)受惠台灣、大陸及東南亞廠營運三路齊發,11月合併營收18.09億,年增13.05%,繳出淡季不淡成績,前11月合併營收229.17億,年增16%,高於2019全年215.27億,提前創年度新高。 10.第四季向來是消費市場旺季,但今年在高通膨與升息、進出口貿易緊縮、供應鏈斷鏈、疫情尚未消散、地緣政治與戰爭效應等全球總體經濟環境影響,市場旺季熱度不足,不過,友訊(2332)今年營收仍呈雙位數成長,展望未來,友訊董座郭金河表示,12月是傳統消費旺季,預計對消費市場有所助益,展望未來也不會懈怠,將採取適當的策略因應,期望在經濟寒冬中穩步成長。 11.半導體矽智財(IP)供應商M31(6643)不畏半導體終端需求鬆動、生產鏈庫存升高的影響,持續逆勢繳出亮眼成績,11月合併營收1.53億元,連續二個月創下歷史新高,法人預期第四季營收將較上季成長約4成並續締新猷。隨著5奈米及3奈米先進製程產能開出並帶動IP強勁需求,M31直接受惠,對明年抱持樂觀看法。 12.台翰(1336)受客戶年底假期、工作天數減少影響,11月合併營收終止連八月成長,達2.51億元,年增23.3%,刷新歷年同期新高紀錄,11月非印表機業務已提升至5%。 累計台翰今年前11月營收24.62億元,年增29.01%。 13.受到今年消費性電子需求不振影響,軟性銅箔基板廠(FCCL)台虹(8039)、亞電(4939)今年營運略顯疲弱,不過隨著市場去庫存漸漸有成,兩家業者均看好明年上半年產業有望落底,且積極布局的新材料、新應用亦將逐步發酵,有望為明年營運帶來重要成長動能。 14.NVIDIA中高階顯卡新品RTX 4080、4090上市銷售潮啟動,主要客戶對於應用在這兩款的散熱風扇產品拉貨力道增溫,動力-KY(6591)11月合併營收1.41億元順利回到今年3月以來的新高。 15.RISC-V處理器矽智財(IP)晶心科(6533)公告11月合併營收1.17億元,創今年以來單月次高。法人指出,晶心科在中國客戶全力衝刺RISC-V效益帶動下,使委託設計(NRE)認列業績持續明顯攀升,加上量產權利金挹注,預期第四季合併營收可望改寫新高,全年獲利將賺進超過一個股本並再締新猷。 16.上櫃公司中,包括健喬、神準、閎康、家登、中裕、朋程、東洋、聯合、晶采、聖暉*、軒郁、新晶投控等12檔,在上周三大法人賣超295億元之際,逆勢獲其青睞,三大法人買超0.01億~4.78億元不等,9日單日也加碼0.01億~3.00億元,具基本面、籌碼面雙優,由生技股與電子股分庭抗禮。 17.半導體產業週期調整並未影響先進製程的發展,台積電(2330)於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的晶圓廠上周迎來移機典禮,作美國史上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案之一,總金額上看400億美元,相關概念股閎康(3587)、宜特(3289)營運潛力十足。 18.IP指標股世芯-KY(3661)營收創新高,嘉澤(3533)明年獲利展望正向,獲得大型投顧機構青睞,中信投顧、凱基投顧分別給予世芯-KY、嘉澤「買進」投資評等,且目標價都高居四位數,兩大人氣股是否登上千金寶座,是市場近期話題之一。 19.美債殖利率倒掛,加上聯準會(Fed)利率決策會議即將登場,市場氣氛趨於觀望,資金回歸基本面,電子族群仍受庫存去化壓力,買盤轉進剛性需求強勁,且具有藥證、解盲題材,業績繳出亮眼成績的生技類股,健喬(4114)、寶齡富錦(1760)等頻獲多方追捧。 20.台指期9日呈現開高震盪走高格局,盤中雖一度回測月線,但在電子三雄領軍下,指數震盪後走高,終場以紅K棒、留下影線作收,收在14,707點,上漲212點。 專家表示,目前指數終止連續下挫,且重返月線之上,不過,短線橫盤震盪整理機率較大,先以中性區間看待為宜。 21.近月美國通膨開始降溫,但市場普遍預期明年通膨率仍會處於高檔,使聯準會維持高利率的貨幣政策。投信法人表示,明年的高通膨、高利率及經濟成長放緩,使大盤表現空間有限,選股成為獲得超額報酬的關鍵。在企業資本支出支撐下,明年科技股獲利有望上修,帶動股價回升,其中以雲端、綠電及無人化趨勢,最具成長潛力。 22.在多元電力與電動車為全球兩大投資顯學下,群益投信推出的全台首檔鎖定雙電主題之基金「群益智慧聯網電動車基金」已於今年12月5日成立,募集金額逾新台幣45億元以上,創下今年來所有股票型基金最佳募集金額。 23.中國人民銀行12月5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準率1碼,此次降準為全面降準,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5,000億人民幣,可望帶動陸股反彈行情。 24.受惠11月台股彈升行情,券商業績報佳音,元大證、凱基證、群益證等單月賺逾5億,累積虧損業績家數縮減為5家,券商業績強者恆強,累計EPS前六大為富邦證2.50元、玉山證2.40元、國泰證1.70元、元大證1.68元、華南永昌證1.54元、凱基證1.40元。 25.美國通膨有感下降,聯準會(Fed)升息可望趨緩,國際美元指數重挫,外資大肆回頭,新台幣從10月底的逾六年新低32.319元強勁反彈,12月初一度升破30.5元重要心理關卡,一個多月狂飆1.864元、漲幅6.12%,市場更喊出「挑戰2字頭」。但根據本報對金融業者問卷調查,96%認為新台幣匯價明年第一季2字頭無望。(中性看待) 26.第四季國際油價再現急跌、石化低檔盤整超乎預期,不僅台塑化營運虧損壓力升高,台塑、南亞及台化也因沒現金股息一次性挹注,石化、電子材料本業動能趨緩,轉投資收益縮減,第四季獲利季減幅度恐將加大,集團年終獎金4.5個月基準目標不保。(中性看待) 27.隨著大陸中央放寬防疫管控,各地方省市為搶救外貿也火速整裝,踏上組團出海搶單的步伐。以外貿為經濟重心的沿海大省11月起搶先起跑,至今已有江蘇、浙江等9個省市地方官員先後率領萬人大軍出國搶單,一展拚經濟決心。 28.大陸官方7日公布「新十條」大幅放寬防疫政策,市場關注陸港兩地何時可以通關。香港特首李家超10日出席活動時透露,2023年香港與大陸通關有現實可能性。港媒報導,陸港兩地很有可能在農曆新年前啟動大規模免隔離旅行試點計畫。 B.利空因子: 1.台美股市今年「耶誕行情」恐將落空!外電報導,美股通常在耶誕節過後及新年之前會掀一波漲勢,也就是所謂的「耶誕行情」(Santa Rally),但美股今年提早在11月萬聖節前就漲一波,市場對2022年封關前還會不會上演「耶誕行情」持保留態度。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也表示,美FOMC會議本周召開,會議前還有11月CPI數據將公佈,加上市場對明年美國經濟衰退疑慮再度升溫,預料在相關不確定性消除前,台股指數將持續在月線14,659點附近震盪。 2.攸關預售屋納管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因受到建商各方意見拉扯擱置未排審,九合一大選後府院為回應年輕人平抑房價期待,立法院內政委員會預計在12月19日當周排案初審,若委員會對修法內容無共識,民進黨團預計在1月13日休會前,變更議程,將《平均地權條例》抽出來表決,完成三讀程序。 由於預售屋炒作問題依然嚴重,紅單轉讓給人空手套白狼之感,內政部積極遊說立委期待修改《平均地權條例》,將預售屋買賣納入管理。 3.美國11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率降至7.4%,連五月下滑,月增率0.3%與前月相同,但兩者增幅皆高於市場預期。受通膨超乎預期的打擊,以及觀望聯準會(Fed)下周利率決策,美股四大指數在上周五(12/9)全數收黑。 4.航運族群法說登場,陽明海運12日打頭陣、裕民航運13日、萬海航運16日接棒,還有四維航等。海運景氣下半年戲劇性反轉,貨量急縮,運價一路跌回2020年起漲點,連帶影響航空貨運、中小型散裝船市場,市場聚焦何時見底反轉,航運股獲利受鋒面壓力,來自航商第一手觀察,牽動台股百億資金走向。(中性看待) 5.我國水產及食品、飲料等已經補交3千餘件(一家業者有一件或多件)註冊資料,但僅不到千件被大陸核准,其餘產品因此不能輸入大陸。衛福部表示,未獲核准的原因經詢問陸方並未獲回應,已知有1,800多件廠商不願意再註冊;呼籲大陸採取公平公開方式處理,對內也會持續協助業者。 6.通膨、大陸清零防疫嚴控,加上歐洲氣候未現嚴寒,第四季國際油價反彈走勢不如預期,繼10月短暫回穩彈升後,11月再現急跌走勢,布蘭特原油每桶失守90美元,西德州原油(WTI)更跌破80美元整數關卡,最新12月9日布蘭特原油每桶更跌至76.1美元、WTI來到71.59美元,加上石化需求不振,台塑化第四季提列在途原料及庫存跌價損失愈顯沉重。 7.聯準會暗示即將放緩升息步調後,美元匯率開始走跌,但今年以來美元匯率漲幅依舊逼近10%。分析師看好明年在全球經濟衰退及通膨壓力持續下,美元有望守住今年漲幅,預計未來3個月美元兌日圓匯率將達1美元兌139日圓。(中性看待) 8.加密幣交易所FTX破產引發的連鎖效應持續延燒,據透露,銀行公會將帶領銀行業16日到金管會,開會討論銀行與虛擬通貨平台業者業務合作內容。依據近日etoro的信用卡刷上限額經驗,本國銀行作為國外相關帳戶轉帳,恐將進一步管制金額出入限制、出金天數延長等。 9.中央銀行15日將舉行第四季年終理監事聯席會議,市場預期當天凌晨美國聯準會(Fed)將發布升息2碼(1碼是0.25個百分點),根據本報對金融業者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100%認為央行延續「緊縮」政策不變,其中95%認為央行會再升半碼、另也有5%估央行會暫停升息。 10.美國持續拉攏盟國圍堵中國半導體產業。日媒報導,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9日和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舉行電話會談,雷蒙多提出美日在中國戰略上既是盟友,希望日本響應美國對中國出口半導體的管制措施。 11.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全國聯合會龍頭楊玉全11日表示,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內容還有諸多有待研議之處,若明年1月硬要闖關三讀,勢必讓已經冷卻的房市,更雪上加霜,部分中小建商將面臨倒閉潮,甚至造成大者恆大的「財團化」趨勢,無助平抑房價、更無助年輕人買得起房。 12.8吋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受到客戶訂單減少影響,11月合併營收降至32.01億元,為19個月來新低。由於生產鏈庫存去化恐持續到明年上半年,世界先進產能利用率第四季續降至70%左右,晶圓代工價格下滑4~5%,明年第一季希望透過替客戶提前備貨生產維持利用率,但價格預期將續跌,明年資本支出預期大幅下修六成至80~90億元。 13.受疫情影響,今年太陽光電、離岸風電進度雙雙落後!原先太陽光電目標11.25GW,截至12月初,光電實際只達成9.2GW,連續三年未達標,且差距愈來愈大;風電今年盼達200支風機安裝,但也無法達標。對此,經濟部表示,今年光電設置容量首度逾2.5GW,是歷年最多的一次,但疫情影響過大造成累計延宕數量未達標,未來會努力追趕。 14.再生能源設置進度連續多年未達標,2025年能源轉型拉警報,中央大學講座教授梁啟源表示,2025年再生能源不僅20%達不到,且依目前建置速度推估,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在2025年恐僅11%,遠不如政府最新宣稱的15%,能源政策應重新檢討,才能滿足企業與民生需求。 15.入冬以來歐洲各地的風速下滑導致風電驟減,再次推升電價與天然氣價格,也曝露歐洲能源系統基礎設施的不足。 16.疫情創造大量高爾夫的打球人口,國內高球桿頭代工四雄,無論獲利或營收連續三年登頂,此盛況或可延續到明年第一季,不過,隨著全球疫情管制解封後,休閒多元化、庫存調整、及通膨壓抑經濟成長等三大議題,將為明年高球桿頭代工產業帶來巨大壓力。(閱讀全文) 延伸閱讀 多方訊號亮燈 16檔三面俱佳 法人狂敲 生技12強 11月營收齊登高 櫃買12檔業績靚 法人挺 預售屋炒作嚴重 打炒房條例捲土重來 台股盤前掃描

新聞03

2/2 2/2 近期美國公佈的最新宏觀數據並不理想,市場預期美聯儲到2023年底仍會不斷加息,屆時聯邦基金利率可能達到4.9%,較高的利率水平又引發市場擔心資產價格被重估,近段時間美股受壓明顯。 美國同業Howmet近三年股價上漲超300% 但對好公司來說,資本市場永遠不缺資金與機會。Howmet Aerospace(豪梅特航空機件公司,美股代碼:HWM)的股價就一直向上,不斷創出歷史新高;股價自2020年5月最低價9.87美元,上漲到今年1月10日的收市價40.55美元,三年上漲了近300%,近半年上漲了近30%。Howmet是工程金屬鑄件和精密機加工件產品的全球領導者,以熔模鑄件銷售額計算為行業第二大(第一大為巴菲特已在2015年私有化的Precision Castparts Corp.),目前市值為168億美元,市盈率估值為38.6倍,市淨率為5.1倍,市銷率為3.0倍。 鷹普精密與Howmet比較估值極低 在香港資本市場,就有一家與Howmet同屬熔模鑄件行業的鷹普精密(01286.HK),公司是全球領先的高精密度、高復雜度及性能關鍵的鑄件和機加工零部件制造商,為全球第六大也是中國最大的熔模鑄件生產商,與Howmet對標的話,公司目前市值僅為6.2億美元(49億港元),市盈率約為8倍,市淨率1.1倍,市銷率0.9倍,可以說公司被極度低估。 鷹普精密財報盈喜業績極具成長性 作為全球十大高精密鑄件和機加工零部件制造商之一,鷹普精密不但被低估,而且極具成長性。公司近日發佈了盈喜公告,預計2022年度銷售收入上漲15%至43.5億港元;淨利潤5.5-6.0億港元,同比上漲43-56%;與Howmet一樣,鷹普精密也是受惠於疫情後航空業務的復蘇,飛機零部件市場供不應求,未來業績值得期待。雖然公司淨利和銷售收入均創歷史新高,但公司股票當前收市價為2.60港元,股價並未創出歷史新高還尚處於底部區域,與歷史最高股價5.20港元比,有相當的向上空間。 港股高精密部件行業龍頭液壓、航空將成公司新增長引擎 作為港股市場稀缺的高精密部件行業龍頭,公司規模大,至2022年銷售已超43億港元,同時公司業務已經進行全球化運作。截至目前,公司在北美、歐洲及亞洲擁有21家工廠、10間銷售辦公室、8個物流倉儲中心。並於2022年8月15日及10月31日分别以近5900萬人民幣完成收購的佛山美鍛,及以6500萬歐元完成收購丹麥丹佛斯集團(Danfoss)旗下丹佛斯動力系統(江蘇)有限公司的液壓擺線馬達業務,強化航空和液壓行業的佈局。 中國特色估值體系重估標的之一 2022年11月21日,在2022年金融街論壇年會上,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談及上市公司結構與估值問題時表示,需要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促進市場資源配置功能更好發揮。 顯然,監管層已經清楚的認識到,包括港股和A股在内的一批上市公司估值被市場極度低估是極不合理的;監管層指出,需要深入研究成熟市場估值理論的適用場景,把握好不同類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邏輯。相信監管層發出的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信號,一定會在投行及機構投資者層面慢慢發酵並逐步得以實施。與海外對標公司相比,鷹普精密估值就屬於極不合理的狀況。從美國股市發展歷程看,上市公司價值的合理重估可能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失。 此外,鷹普精密的市值即將超過50億港元,很可能於今年下半年入選港股通標的,内地投資者將有機會參與投資。作為高精密部件行業稀缺的龍頭標的,公司業績一直保持持續增長。相信在多重因素的催化下,鷹普精密將在一條新的資本市場曲線上漸行漸遠。

2023上銀高殖利率股票推薦, 3583辛耘2023存股名單, 1417嘉裕小資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

OPEN445RE115EF5EE

 


2023新光證券開戶手續費震撼價》 2023永全股票定期定額手續費最低 2023中華電存股推薦ptt4989榮科台股2023存股推薦ptt 6438迅得殖利率排行推薦ptt 2023航運股哪支殖利率高

 

arrow
arrow

    s66y8rb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